Categories
Dairy

2019-3-8

打通了任督二脉。
从下到上。
环境—-直面当下     vs  都是你们的错
行为—-直面当下+行动    vs  我还不够努力
能力—-直面当下+把事情做对   vs  方法总比问题多
BVR—-直面当下+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    vs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身份—直面当下+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人生目标    vs  因为我是xxx,所以我会xxx
精神—直面当下+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人生目标+理想    vs 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秩—-直面当下+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人生目标+理想+生命   vs  null
把上面涉及到的所有概念解释一遍。
先清空头脑中的所有概念。
回到元初状态,看看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DNA分子,观察它,感受它,想象它有什么愿望,做了哪些行为,最终发生了哪些改变?
它想不断地复制自己,它尝尽了各种方式去复制自己,最终它获得了双螺旋结构,能够有办法稳定地复制自己,一旦这个起点具备,它就将踏上征服这个物质世界的漫长的、伟大的征途,不论将面对的是冰山、火海、酷热、高压、严寒、干旱,无论是空中、陆地还是海洋,最终都将被它征服,它一路前行一路演化,取得了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突破,RNA、蛋白质,线粒体、APT、细胞、多细胞、真核、植物、细菌、昆虫、脊椎、爬行、哺乳、灵长、智人、现代人………这个里程碑会一路进行下去,永无止境。
而这一切,只是当初那个分子,在当时的环境下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和行动造成的,这难道不令人震惊?
我的哲学—秩—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生命体直面现实,在一些愿望的牵引下,做出了某些行动,最终改变了现实的过程。只要是这样一个过程,都能被我的秩理论解释。
回到人类这里,这些愿望可以列出一长串清单:神、道、禅、真、善、美……都可以,因为站在直面当下、做了行动、产生改变这个框架下,追求的是什么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所有人,所有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都逃脱不了这个框架,我称为秩框架,这才是人类的终极共业。
依托秩框架,现在给出最重要的几个概念:
生命体追求的东西:有生之年可能实现的叫做目标,有生之年无法实现的叫做理想。
生命体追求目标和理想,作出了一些行为,行为改变了现实世界,反过来又促成了新的行为,把这个循环往复所涉及到的环境、生命体、行为、结果用一个不断递增的秩球来描述,球心是这个目标或理想,球面是个分界面,在这个界面以内,目标或理想主导了环境,在这个界面以外,环境自身的法则(如熵增)在起主导作用。这种被理想或目标主导的程度可以用秩密度这个概念描述,秩密度越高,主导情况越强。显然,球心的致密度最高—就是目标或理想本身,随着生命体作用域的扩展,秩密度逐渐下降,在秩球面处,目标或理想对现实秩化的程度和现实自身熵化的程度持平。
古往今来,又多少追求理想和目标的生命体,就有多少秩球,但茫茫球海,幸存到当今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最终被环境的力量抵消了,正如人类历史上出现而且至今仍然存活的大多数人,他们出生、生长、生活、然后死亡,秩球新生、发展、壮大,然后坍缩。等到最后一个记得他们的人也死亡后,他们的秩球就将永远逝去,就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但尽管稀少,还是有一定数量的秩球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在产生他们的生命体已经死亡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后,他们一点都没有坍缩的迹象,而且不断变大,请允许我仅用产生他们的生命体的名字来称呼这些秩球:伏羲、女娲、黄帝、姬昌、孔丘、李耳、释加牟尼、耶稣、安拉、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马克思、牛顿、曹雪芹、爱因斯坦、毛泽东、李小龙、禅师、乔布斯……这些秩球穿越了空间和时间,不断成长壮大,这是怎么做到的?
分辩这些秩球,可以发现几个规律:
其一,他们的秩核(球心)都不是目标、而是理想。即产生它们的那个生命体,明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未必能够实现理想,仍旧不懈追求,他们的追求,本身就是超越空间和超越时间的。
其二,他们的秩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受其影响的其他生命体甚至不自觉的把他们的理想作为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对其他秩球的捕获,从而使自己具有更强的影响力。
其三,他们都已成为了其他生命体在萌发、成长自己的秩球时绕不开的存在。就像太阳系里的几大行星,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成型,后进的宇宙尘埃再想变成行星,不可能不受他们引力的影响。换句话说,他们的秩引力无处不在,对任何比其小的秩球都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小秩球很容易被其捕获称为构成其的一员。
 

Leave a Reply